資訊動態
資訊動態
10年前,抱著“先做好,再做大”的決心,龍湖董事長吳亞軍南下深圳“求學”萬科董事長王石。如今,吳亞軍和她的員工開始大量使用手機處理工作,而王石大部分時間則通過回復郵件審批工作,這其中的變革過程,更多是房地產信息化管理革命的一個縮影。
“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房地產最大的市場,但房地產信息化管理才十余年,相當年輕?!狈康禺a信息化管理的咨詢專家田同生認為,地產企業的很多管理思路、管理模式還處于探索階段,“沒有一種成熟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可以單靠技術解決的?!?
摸著石頭過河一度也是龍湖奉行的法則。龍湖CIO(首席信息官)丁元剛認為:“信息化肯定是錦上添花的事情,不可能是雪中送炭。只有你的管理模式成熟了,很多東西才用IT來實現?!?
龍湖上OA曾經遇到的難題是:包括50多歲的工程副總也必須將自己所有的審批“上線”,為了在業務探索方面少走彎路,之前根本沒接觸過計算機的老頭也要拋開寫字板學打字。丁元剛認為,如果你的企業不好,不搞信息化可能是等死,但搞了信息化,搞不好就是早死。
房地產的特殊性決定了信息化是要解決的工作效率、溝通效率的問題。但是,房地產開發企業總部往往總是和項目地分離,還有很多項目部是在施工現場,大量的合同、大量的審批,如果再使用傳統方式,一來一去的效率就會很低。
關于合同審批,龍湖還有個形象的故事?!白钤绲暮贤瑢徟臅r候,很多終審都是由董事長吳亞軍終審,吳一天只能盯著電腦審批,沒有時間做別的事情;后來通過OA進行合同的疏理,形成了一個授權機制,部分終審授權于副總進行?,F在吳亞軍一年審批不了幾個合同,整個公司各層次照常運轉?!倍≡獎傉f。
一位房地產信息化開發經理研究發現,萬科成本系統的數據誤差在10%左右,而龍湖新的成本系統,誤差不超過1%,銷售金額可以精確到個位。但是,房地產行業中有年銷售上500億元的賺錢大公司,也有一年做幾百萬元也能賺錢的小公司,規模差距過大,對產品模式和成本控制模式的不同,也讓地產公司的信息化異常復雜。
田同生認為,龍湖信息化的核心優勢在于IT系統是基于成熟業務體系開發而成的,系統與業務匹配程度越高,通過信息化優化管理才能實現?!八哉f現在再談學習萬科好榜樣,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觀點,國內房企有2萬多家,如果僅靠引進別人的產品線和管理系統,那就慘了?!彼J為,脫離了管理實際的信息化只能使房企的發展陷入誤區。
“不管最早一批開展信息化的萬科、中海、招商地產還是龍湖,他們在信息化過程中都有著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、久病成醫的階段,這對當下房企大規模上馬信息化管理是個借鑒:即不能單靠技術了?!碧锿J為,擁有一套成熟而完整的信息化管理模式,才是房企既能健康又能快速發展的核心優勢。